2019田地艺术青年成长计划开启:无中生有——与老子对话
   来源:网络     2019年06月24日 13:17
2019年6月22日,北京田地艺术中心再次推出青年成长计划系列展:“无中生有——与老子对话”。展览由秦建平策划,展出年轻艺术家陈伊擘、高本兴、谷二彪、李大天、刘璇、李依黛、唐宁、武一杉、虞君子、张俊、周婷、张文智的作品。展览开幕现场去年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千里之行”九年回归展——2018届全国重点美

2019年6月22日,北京田地艺术中心再次推出青年成长计划系列展:“无中生有——与老子对话”。

展览由秦建平策划,展出年轻艺术家陈伊擘、高本兴、谷二彪、李大天、刘璇、李依黛、唐宁、武一杉、虞君子、张俊、周婷、张文智的作品。

展览开幕现场

去年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千里之行”九年回归展——2018届全国重点美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千里之行”展发起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教授在前言中引用老子“道德经”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再次表达他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策划发起此展的初衷。

展览开幕现场

“田地艺术青年成长计划”在继2018年初夏成功举办《无限的?Which is infinitie》展览之后,一如既往地观照“毕业生”的生长状态,与他们一同探讨校园与社会关联互动的途径。

策展人秦建平谈到,与一件件作品对话,似乎触及艺术新青年们所谈之“道”,他们在自我构建的“艺术世界”寻寻觅觅,与自然、与生命,或与自身对话,苦乐杂陈,自知自觉;或沉迷其中构建自己的“理想国”;或试着探寻那道“无中生有”的玄牝之门。

策展人秦建平为来宾介绍作品

现场嘉宾合影

“无中生有”,如今的《现代汉语词典》只有四个字的注解——“凭空捏造”。在现代人的意识里,无中生有或许是地道的贬义词,这一词意是源于兵家“三十六计”之一的现代演绎,为取胜敌人的计谋,距其本意已差之千里。

谷二彪作品

谷二彪 《方死方生》1600cm×50cm 纸本真菌

李依黛 《我闻我不闻》系列 尺寸不一 木头,可动装置 2018

回到文化的源头去探究,我们或许触摸到“道之玄妙”。“道”最早源于黄帝时期《广成子-自然经》,应是中华最古老的文化,至西周,老子论道,成为其思想核心,于是有黄老哲学之称。自老子以下,中华文化从未间断谈道论道,其“有无”互为依存、互为生灭的观念,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万物、认识社会发展轨迹,数千年绵延于中华文化长河中,已是平民化的哲学。老子《道德经》也成为堪比西方《圣经》传播力的哲学经典。

高本兴作品 《渡》

刘璇作品

刘璇Medusa 18 X 23cm 凹版 2017

张俊 纸碧的部屋 360cm X 170cm 四面屏 中国画蛤底矿物重彩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着名学者李零先生在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一书中认为,《老子》开篇即谈了道与物、有与无的关系,即是“无中生有”——道是无,万物是有;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他认为这是比较完整的说法。“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李大天作品

李大天 《大天五事》 文献十五 纸本水墨 29×44cm 2018年

周婷作品

唐宁 《门1.0》 125x23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唐宁作品描述:创作思路是对生活中的具体物象进行抽象化处理。以门、窗、砖这类几何形的物体作为对象,让作品的边框和画面的边缘相结合,画面的边界即是画框的边界。追求平面化效果,在画面中仅探讨图形和色块间的关系。门系列创作于2015年。《门1》(125x230cm,布面油画)和《门2》(160x200cm,布面油画),所描绘的对象是中国美术馆的一扇大门。《门1》是从门里看向门外,画面中景的玻璃门即是《门2》所绘的大门的背面,远景描绘的是夏天的树木。《门2》是《门1》的另一面,反光玻璃上反射出了冬天的树木。《门1》和《门2》中的景物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后者的景象是通过反射,所以两张画面玻璃上的景象是左右颠倒的。

武一杉 自与我·生息 绢本设色 240×200cm 2018年

武一杉作品说明:想要表达、触碰关于自我的存在、起源,以及生命本身这如同礼物般被赠予的神秘感。左二与左一是“诉说”——她一只手微微伸出,望向远方张口询问,另一只作君子指,轮廓里可隐约瞧见骨骼内核,呼吸之肺,便全是直视内心,无所顾忌的单纯。左三是“思考”——她闭了眼轻轻呼吸,一切即空,眼里是自我的黑色星河,双手相叠,嘴微张,即“万境本闲,境自如如”了。左四是“生命”——骷髅双手敞开,迎接生命与光明,拥抱乐与悲,没有表情即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左五是“探索”——大脑在秘密地生息运作,然而我们却无法视见,真实的内心在诉说着什么。左六是“独立”——“埃及艳后”凭借其美丽与智慧保安了一个王朝,令人钦佩。左张前方是三星栈的青铜神树,它是扶桑与若木的象征,建木的写照,如生命本源。左一之人骨骼透明而纯粹,无隐藏和掩饰,如人生初始,心无杂念,极致的纯净。左二的女人及其暗影包裹在深色衣服里,表情凝重,似有心事是自我日常的写照。生命如同一个旅程,鼻息之间可以闻见花淡淡的幽香,手指律动可以感受清澈微凉的溪边流水,侧耳可以倾听那般呼啸划过的林中风声,指入舌尖可以尝一口森林的红莓野果和蜂蜜。“诉说,思考,生命,探索,独立”是我想要用画面尽力呈现的思想内核,用行动诉说自我,思考本真,感知生命,用毕生去探索未知......

虞君子 《行走日迹》 布面油画 50x120cm 2018

虞君子作品阐述: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我旅途中拍的一张照片,每个人生来都是个体,但在时间的浸染下我们生命的轨迹无形中有了交集,每个人又都相互联系,在我看来这便是生活的乐趣所在,不断行走,不断遇见,然后不断再见。收获沿途的每一份喜悦与感动,这些便是我想从画面中传达出的情感。画面上我采用直接的表现手法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处理最终达到自己的想要的效果。

张文智 《达里尼》绘本尺寸:444mmx597m

屏风:1800mmx700mmx6张

张文智作品说明:有一个城市常年隐藏于远东的地下,一百多年前的一天有一群奇怪的人从更遥远的东边骑着一条黑色的大鲶鱼,将这座城市从海平线召唤出来,这座城市原本不属于他们,然而他们却在这座城市里歌唱着异乡的故事,并为城市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达里尼。不过这个城市并没有成为另一个亚特兰蒂斯而回归到地下,而是从鲶鱼身上长出了更多的建筑延存到现在,而那些奇怪的异乡故事,却已经随着鲶鱼的肉身一起腐化掉了。我们现在如果还想听到那些奇怪的歌谣,只能继续到地下去寻找。

陈伊擘 《乙木·云门》 绢本彩墨 69.2x69.4cm 2016年

作品 无中生有 老子